大花蕙蘭又叫喜姆比蘭和蟬蘭,是蘭科、蘭屬植物。大花蕙蘭植株聳立、葉型潇灑、花大色豔、花樣豐厚、欣賞期長,是我國傳統年宵花卉之一,在家庭裝飾及綠植租擺上許多運用。
筆者在西昌花卉基地調研時,發現有幾家企業的大花蕙蘭葉斑病都較爲嚴峻,辦理者反映該病感染較強,能由小斑快速擴展至大部分葉面,防治難度大。既影響大花蕙蘭正常代謝,也嚴峻下降了欣賞性及産品價值。爲了更好確診和防治,咱們對受害植株采樣斷定,將該病的發病特征及防治辦法拾掇如下,以供大花蕙蘭出産維護者參閱。
病原物
大花蕙蘭葉斑類病害是一種複合病害,對損害狀的大花蕙蘭取樣檢測,發現了多種病原真菌,首要有蘭花炭疽病菌、半知菌亞門尾孢屬病菌、子囊菌假尾孢菌屬病菌等,以上病菌均歸于真菌。蘭花炭疽病菌常引起蘭花的炭疽病,又稱黑斑病、褐斑病。尾孢屬引起的病害又稱尾孢屬蘭花葉枯病,都會導致葉面受損。
發病症狀
該病首要損害葉片,也損害假鱗莖。發病初期,葉上呈現黃褐色小斑駁,擴展後呈卵圓形、近圓形病斑,褐色、赤褐色或黑色,邊際褐色,拱起,病健組織清楚,中心組織因壞死而窪陷;發病後期,病斑中心組織褐灰色,其上著生黑色小點粒。假鱗莖發病,病斑與葉上類似。病斑組織有時碎裂穿孔。
發作規則
病菌在病殘體或發病部位越冬;由風雨及水滴滴濺傳達;病菌由創傷和氣孔侵入。次年春末、夏初氣候濕潤多雨,病菌開端侵染,有創傷和疾風暴雨更易感染,溫度22℃至29℃,相對濕度85%以上,土壤pH值爲5.5至6時有利于病菌孢子萌發。老葉一般于4月開端發病(西昌自4月開端,大花蕙蘭葉斑病發作較重),新葉則從8月開端發病。高溫多雨時節發病嚴峻。
假設整株受害嚴峻,幼芽剛萌發時亦受侵染發病。此外,創傷多、病葉收拾不及時、調運裝車前許多噴水、運送途中不通風等條件均有利于大花蕙蘭葉斑類病害的發作與盛行。
防治辦法
改動傳統的防治思路,從面源防控下手,即對症的藥劑、環境調控,植物抗性培養需求一同重視並進行運用。面源控制理念,相同合適其它病害的防控。環境調控控制溫室溫度及濕度,通風降濕,葉片上不殘留水滴。雨天及時蓋棚,防止葉片淋雨,
對淋雨的,要及時排水,盆中切勿積水。
在辦理過程中,見到病斑要及時剪除並毀掉,削減侵染源。
調運裝車前可噴水,但需葉片上無水滴時再裝車運送,盡量確保運送途中通風。
園藝操作中盡量削減創傷,對修剪構成的創傷,用對症藥物進行防備。
植物抗性培養挑選適合培養的種類,從源頭下手,前進植物的抗病性。
進行合理的水肥辦理,以增強植物對病菌侵染的抵擋才幹。
對症用藥一是要重視發病前的防備。葉斑病一旦發作,對葉片的損傷是不行逆轉的,因此前期防備很重要。可定時噴施銀泰600至800倍液+思它靈(氨基酸螯合多種微量元素的葉面肥),用于病害防備和彌補養分。
二是要對症施治。關于炭疽病的防治,必鮮(20%咪鮮胺乳油)500至600倍液或康圃(45%戊唑醇·咪鲜胺水乳剂)800至1000倍液有較好的對症效果。
關于尾孢屬、假尾孢菌屬引起的葉斑、葉枯病,康圃(45%戊唑醇·咪鲜胺水乳剂)、景翠(30%苯醚甲環唑·丙环唑悬乳剂)、25%嘧菌酯懸浮劑800至1000倍有較好的對症效果,噴施防治,用藥均勻,針對受害嚴峻的,應連用2至3次。在運用過程中,要協作彌補葉面肥或根部灌溉液肥,有較好的促康複效果。